2)第46章 离谱的米价_惊!她能穿梭时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家的,绝不允许给外戚代买。

  林婉婉在制定粮价的时候,是查过资料的,最初在现代看到贞观三年粮价,她狠狠吃了一惊。

  《新唐书》里写,贞观三年长安的粮价是斗米四五钱。

  林婉婉有点不相信,这么便宜的粮食,为什么大家还饿得面黄肌瘦?于是她又去望海县里的各大粮铺打听,结果,打听出来的消息,最差的米都要斗米七十钱!

  而粮商们在乡间的收购价,最少也给了三十钱。

  也难怪林婉婉一说以斗谷二十钱的价格卖于族人,族里的人闻言都乐疯了,再穷的人家,都凑了钱来买粮。

  那长安的市价,又怎么可能比她打听到的鄮县粮商的收购价,还低那么多呢?

  要知道今年长安周边,可又是旱灾又是蝗灾,现在还处于水深火热的水灾中,田地本身产量就低,今年恐怕更低,怎么供应?

  因此长安市场上的米肯定是通过漕运由外地输入的。

  既然如此,那运价平摊下来都绝不可能是四五钱了。市面上,斗米要怎么卖四五钱?粮商倒贴吗?商人恐怕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吧。

  历史上有句话“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斗米若是四五钱,农民怎么活啊?

  这斗米四五钱,绝对是离谱的价格。

  因此林婉婉不得不想到一个可能——改史!

  李世民是有改史的习惯的,为了打造他的盛世,改个粮价,也很正常了。反正,林婉婉绝对不信现在长安的米价是斗米四五钱的。

  这也让林婉婉觉得挺坑爹的,本来查了资料,她等于算大唐先知,但,这一切要建立在历史是正确的基础上。偏偏她穿越的唐朝贞观年间,遇到的李世民大帝,又是个开创改史先河的皇帝。

  好在,她生活的是江南道鄮县地区,离着长安远着呢。

  随李世民大帝怎么改史吧,反正大方向的总不会错。物价什么的,何必看史料,上镇子上逛一圈就知道了。

  有了林婉婉卖的低价谷子,林氏一族全体喜气洋洋。尤其是本来断炊的人家,现在脸上都有了笑容了。往年他们林家庄就没有饿死人的情况,今年有了林婉婉低价稻谷,自然更不会。

  立冬一过,雨下一场,天气就冷一场。

  林婉婉已经着手给孩子们准备秋冬的学子服,她在网上挑了一款飒爽风格的红黑相间汉服,圆领直裰窄袖,内搭棉麻纯白中衣中裤,绝对利落,男女通穿。

  秋冬的这一整套学子服,价格是春夏那套的三倍,但对于林婉婉来说,也不算什么。

  光是她从族里收购的黄鱼和鱼胶等海货,卖到解玉廷那儿赚的钱,就够买不知多少套好的汉服了——渔业类都是不必交税的,赚到多少全落口袋里。

  林婉婉这次为了激励孩子,还给一些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和《千字文》段落,并在算术上也学的不错的孩子,予以额外的奖励;除了学习好的,帮她分担管理的十个小组长,也是一样的待遇。

  为这些孩子,林婉婉准备的是防风的兔毛披风。

  这可把孩子们激动坏了,一时竞争的气氛空前热烈,去哪都能听到孩子们背诵的声音。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