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0章 新北宁新气象_重生84,从养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称,年代,用途等文字,

  电视台的记者们,扛着摄像机前后左右的一顿记录。

  然后这些文物被打包装箱。

  文化局的专员列出了问去清单,双方签字交接。

  这事在卢昌华这儿就算完了。

  文化局这边可有的忙了。

  这些文物运到市里,首先就得找个合适的库房。

  这几天,博物馆的规划已经出来了。

  建设经费有省里出一部分,市里配套一部分。

  它就建设在交通路的边上。

  建成中西合璧的样式。

  来凸显地方特色的同时,也能彰显现代化的进程。

  经费上,沈洋还是向卢昌华开口了。

  “昌华啊,博物馆是咱们北宁的脸面,凝聚了大家的心血。这建设经费你多少也支持点吧。”

  “领导啊,还差多少?”

  “现在的博物馆都很现代化,可不是建几栋房子那么简单。省里给了两千万,市里配套了两千万,还差一千多万呢。这个缺口,也只有伱们昌和集团能补上了。”

  “如果你能全补上,博物馆就命名为昌和博物馆,作为对企业的回报,你看咋样?”

  “哎呀,领导啊,这可不行啊!”

  “怎么?你不愿意?”

  沈洋很是惊讶的看着卢昌华。

  “不是,不是。钱我们可以支持。可是命名不行。”

  卢昌华还是知道轻重的。

  不能因为自己除了钱,什么事都要挂上自己的名字。

  比如这博物馆吧。

  就不能用企业的名称。

  为啥?

  就因为,这座博物馆是北宁的城市博物馆。

  它必须要有权威性。

  也就是要是官方的博物馆。

  如果挂上企业的名字,那就失去了权威了。

  卢昌华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

  沈洋一竖大拇指,连声说:“好!”

  他是真佩服卢昌华这个小伙子。

  自己赚了钱,不忘社会。

  积极捐助,回报社会。

  这样的人真是不错啊!

  卢昌华微笑不语。

  王瑶根据卢昌华的指示,跟文化局对接了赞助的事。

  虽然没有了命名的事,可是纪事牌上,却要刻下昌和集团赞助的金额。

  现在的北宁就是一个大建筑工地。

  不仅市区在大搞建设,二井子镇的产业园也在打着地基。

  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开进了现场。

  各种机器设备的轰鸣打破了二井子镇的宁静。

  一个未来可期的新城镇正在崛起。

  电视台的寻根节目也陆续的播出了。

  通过节目,人们发现,给博物馆捐献各种物件的人还真不少。

  有捐献晚晴时期俄国人和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

  有捐献伪满时期的有关北宁的文件。

  有各种田契地契。

  有工作证等等。

  还有老式马车,磨盘,斧头镰刀。

  老式的洋枪。

  日本侵略者的驻军照片。

  抗联战士的照片等等。

  所有这些,有的出自普通的老百姓之手,有的来自大专院校,有的来自专业机构。

  还有的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