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章 风雪中_别青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蒙认字,也不过几日功夫,教完名字怎么认、一到十怎么写,就被客客气气送走了。

  她看见那年北方大旱,流民纷纷逃往南方,溧安县有渡口,是以流民多从此取道。他大门紧闭,却在路边放了一大缸水供往来流民自取。他趁夜色将空缸搬回家,天微亮时路边又坐着满满一缸水。两天后他再去取,缸没了。

  她看见有一夜门外传来敲门声,响了两声后就是长久的沉寂。他壮着胆子拉开一条门缝,只见地上放了一个襁褓。程十道将襁褓小心翼翼抱回家,夫妻俩看着麻布里藏着的婴孩,错愕又惊喜。

  那一夜,他抱着婴儿在屋里走来走去。

  他绞尽脑汁,想给这个孩子取个又好听又好养活的名字。

  最后,他望着她脖颈处草叶形状的一道胎记,“叫程荀好不好?我们阿荀是株美人草……”

  她全都看见了。

  三日后,程家来了两位程十道的叔父,丧事自然交给了两位长辈来办。

  胡家的十两银子,换了一口薄棺材和三天白事酒。吵吵闹闹的那几天,她就躲在程十道的灵堂里睡觉。

  程十道下葬后,程家叔父义正言辞提出程十道的房屋田产是程氏财产,她既不是程十道亲生,也不是男子,与继承无关,本不应留在程家。不过看她年幼,若她实在无处可去,族中倒有一户人家想找个童养媳。

  程荀没有全然听懂,却懵懂地知道,在有些人家里,童养媳和一匹骡子、一只会下蛋的鸡没什么区别。

  她不要做童养媳,她不要做骡子、不要做会下蛋的鸡。

  既然不要她,那就不要了呗。

  大不了当个小叫花。

  程荀干脆地收拾了自己的小包袱,只放了一套衣服,几本程十道的书,和那个空空的荷包。临走前,两个叔父很不体面地将小包袱翻了又翻。

  程荀摸了摸自己的小包袱,心想,最值钱的东西可都在这儿了。

  这是父亲在这世上来过一遭的痕迹。

  离开前,她转头看了一眼那间灰黑简陋的茅草房,它沉默地回望。

  她微微颔首,大步走进了晨雾里。

  独自漂泊的日子不好过,更何况一个五岁的幼童。

  但程荀无疑是幸运的。

  仗义每多屠狗辈,好些与程秀才有旧的乡邻们向她伸出了援手,给她吃食,送她旧衣。偶有天寒地冻的日子,好心的刘大婶还会招呼她来家中睡一晚。

  程荀也知道世上没有吃白饭的道理,她去山里拾干柴、去河边洗衣服,尽其所能地回报他们。

  这天傍晚她抱着从山里捡的一窝野鸡蛋,兴高采烈地准备拿去给刘大婶,却在门口听到刘婆婆抱怨,不满大婶几次收留程荀,怕她就此赖在刘家。

  程荀在门口默默站了会儿,将那窝鸡蛋放在柴门前,悄悄转身走了。

  她的步子又快又急,冷风刮在脸上,眼睛鼻子酸疼,心里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