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八章 早有准备!_重生之大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惑。

  “河道的条形基础?”秦舒淮顿了顿问道。

  这个问题,此前秦舒淮还真没考虑到。

  “对,河床下面的地基,据我调查,有一米的淤泥,淤泥下面是粉质黏土,这种图的强度是140kpa,强度不足以支撑梁体混凝土的重量。”孙鑫林道。

  “多少米到硬层。”秦舒淮问道。

  如同桥梁的桩基工程,一般是钻到硬支撑层作为支撑,这样一来,墩台身施工完后的沉降极少,能保证线路的稳定性。

  如今,条形基础如果不支撑到硬层上,定然也会出现梁体在浇筑过程中下沉。

  梁体一旦下沉,搞不好造成浇筑过程中梁体的坍塌,造成严重的事故。

  因此,关在河里浇筑条形基础,是没办法进行满堂支架施工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支撑力作用在河流下部的硬层,这样一来,条形基础才能支撑住梁体重量。

  为了让条形基础支撑到硬层,如果硬层数米之深,不可能对河流进行大开挖,只为了一个条形基础,这样不止浪费钱财,危险性也大。

  “六米!”孙鑫林肯定的说道。

  显然,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在孙鑫林心里,已经有大体的思路了,这一切,他都早有准备。

  就连河流下部的地质情况,孙鑫林都摸的一清二楚。

  “那还好。”秦舒淮点头。

  “秦总,我设计过了,在条形基础下面,用60cm直径的钢管立柱打入,六米的深度完全没问题,每一个条形基础下面打入六根,然后在钢管立柱上面,铺设一层钢板,作为条形基础的底部模板,再直立两侧的条形基础模板,最终浇筑起条形基础。”孙鑫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以单线梁面米宽度计算,条形基础至少需要8米长,六根钢管立柱,相当于每一个中到中一米多,只要能打入到河底硬层,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水流,不过秦舒淮也考虑把河道扩宽,哪怕雨季影响也不大。

  “预算怎么样?”秦舒淮道。

  说了这么多,用了这么多措施,如果预算比挂篮法施工花费多,那也白搭。

  因为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省钱,不能省钱,就没必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可以节省八十万左右。”孙鑫林道。

  八十万!

  能节省八十万的成本,秦舒淮觉得这事还是可以尝试了,但是和村里谈这事,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如果价格少的话还好办,要价高的话,这八十万成本就要缩水了。

  “这样吧,孙总你带头,先编方案,我到时候召集领导班子开个会,安排一下分工,让书记提前去接触一下村里面,如果村里同意,再去跑设计院那边,最后在落实施工。”秦舒淮想了想道。

  为今之计,设计院那边应该说很好跑,关键在于村里要价问题,如果对方同意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