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忠于朝廷的土司,朝廷最多不过是切责而已。

  于是乎,他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随着仁宗宣宗去世,安南弃守,这一系列行为,更是鼓励了思任发的胆子,于是从正统初年开始,他的一系列动作,就超出了朝廷容忍的底线。但是他丝毫不顾,到了而今,他已经恢复了麓川全盛时候的版图。

  可以说盛兵三十万。

  当然了,朝廷对西南土司的战斗力,从来是鄙视的。

  当初沐英用三万士卒大破麓川。

  只是大明朝有几个沐英,但是即便沐英身后也是源源不断的援兵,当时太祖已经准备派十几万兵马入滇。

  只是援兵未到,沐英已经奏报大捷而已。

  而今朝廷兵力远远不如当初,正统三年兵部正式上报缺额,一百二十万之多。各地方军队的战力也远远不如当初。

  朱祁镇回顾了麓川的历史,再看眼前的局面。

  打是一定要打的,只是如此一来,想要征服麓川,兵力最少要三四十万之多。这些军队,决计不能是空额的。

  那么以朝廷而今的兵力,却不够了。大明重兵所在,不是其他地方,只有九边。但是瓦刺强盛,瓦刺在脱欢的带领这下,这数年来,一直大势扩张,整合内部,特别是阿岱汗之死。

  虽然阿岱汗是死在明人手中。但是不管怎么说,阿岱汗死了,脱脱不花成为草原之上唯一的大汗。

  草原各部纷纷拥戴。

  如此一来,脱欢的实力大增。

  随即他对九边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的。这个时候从九边调兵,朱祁镇并不觉得是一个理智的行为。

  大明国防重心,从来没有变过,就是九边。

  云南即便丢失,对大明来说也是痛心疾首,但是如果九边被瓦刺突破,却是生死存亡。

  但是不从九边京营调兵,又从哪里?

  前文已经说过了,这个时代去云南,只能从贵州走,而贵州千里驿道可不是容易走的,大明对贵州的统治,也是相当弱的,大部分都是被土司统治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派出精兵数万,一举破麓川就行了。

  这就是一个矛盾了。

  不调九边京营的精兵,朝廷无法保证云南速胜。但是派出精兵,北方空虚,如果瓦刺南下,就大大不妙了。

  这是第一个难决之事。

  第二个让朱祁镇担心的事情,他担心云南之战,旷日持久。大概有人说了,前番已经说了派精锐部队,以求速胜。

  这只是朱祁镇的期望而已。

  但是实际上,而今的麓川大部分都在后世的中缅边境,乃至于缅甸北方。

  这些地方的地势是怎么样的,拜中国远征军所致,朱祁镇还是了解一点的,这样的深山老林之中,想要一战而定,犁庭扫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起大破麓川,朱祁镇更担心这一点。

  诸葛亮平南蛮,还七擒七纵。沐英大败麓川之后,还是终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