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六章 满载而归_三国有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族在颍川的名望绝无旁氏可及,有他们替曹操说话出言,任是何人,在颍川阳翟之处,也得给上三分薄面。

  他们确实有这样的能力,曹操麾下的颍川谋士团能够顺利组成,根本原因就是曹操前期只收心了荀彧一个人而已,有了荀彧一个人的支持,就为曹操输送了数不清的颍川人才,而也正是因为荀彧,曹操才得到了颍川士人的集体支持。

  论才华,郭嘉绝不在荀彧之下,但他的家室和背景,注定他没有能力和威望,替陶商招揽颍川诸人,这是先天条件,无可调和。

  有了荀氏集团的出面,很多已经打定主意去东南的私学儒者又打起了退堂鼓,毕竟他们常年生活在颍川,对荀氏的能量还是极为了解的。

  荀氏出面替曹操说项,那自然是比曲老要强了许多,也高调了许多……更何况,曹操若是以后真有心重新挽救颍川私学,能够在这片故土授课,自然还是要比去人生地不熟的东南要强上许多的。

  于是乎,很多人又打了退堂鼓。

  曲老见此情形之后,使出了洪荒之力,又是挨家挨户的去劝说,怎奈杯水车薪,最后答应他一同往东南的私学儒者,只有四家而已。

  曲老很伤心,一脸颓败的来见陶商,痛苦流涕的向他陈述自己的失利。

  情到深处,老人家还要狠辣绝情伸手抽自己的大耳刮子,被陶商拦住了。

  这么实诚的活老头,很多年都没有再碰见了,简直是活宝啊,哪舍得让他自残?

  不过事情的发展确实乃是在陶商的意料之中,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豫州是曹操的地盘,而颍川荀氏目下又归附于他,若是陶商仅靠着曲老这么一个七旬老者,就想在颍川这一亩三分地上搅起风浪来,那也是真叫奇怪了。

  就好比一个贼人,到别人家撬保险柜,拿着锤子和斧子扳子不用,非要固执的一遍一遍去输入十六位的数字密码。

  这样的贼要么会算命,要么就是天纵奇才,再不然就是脑袋让驴给踢了。

  陶商安稳住了曲老,安慰他说这一切皆乃是定数,虽然随行曲老的阳翟儒者少,但人才贵精不贵多,自己还是会继续秉持理念,在金陵城附近大兴私学,届时还得要曲老多多帮忙才是。

  送走了曲老之后,陶商随即向三军下令,要求全军回撤沛国。

  根据时间的推算,陶商算定赵云,诸葛亮等人在那边的行动也差不多结束了,自己帮着他们在这边吸引曹操注意的工作也基本完成。

  虽然挖颍川私学人才的情况并不如意,但好歹是也带回去了几个,也算是贼不走空,没有空手而回,值得了。

  ……

  陶商的行动非常快,突然之间就拔寨起行回返沛国,其速率之快犹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着实是超乎了旁人的想象。

  消息传递到曹操那里的时候,曹操正一边安排屯田,一边关注着颍川私学之事。

  一听陶商撤兵,曹操的脑袋顿时一片空白!

  过了不大一会,他脑海中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糟糕!曹某一定是又中了那小崽子的什么猫腻诡计!

  可问题是,曹操怎么也没想明白,陶商借着去祭奠孔伷的空档,跑到颍川附近待上那么一段时间的意义到底是何在。

  就在曹操怎么想也没有想明白的时候,贾诩从雒阳赶了回来,向曹操汇报此番谋算北方的收获。

  但曹操还不等贾诩汇报,就打断了他。

  他将这段时间,自己与陶商来回较量的事情向贾诩完完整整的叙述了一遍。

  陈述完了之后,曹操随即道:“文和,依你之见,似此情形,陶商到底是在谋划什么?曹某想了许久,也不曾想透这当中的关键!望公能替曹某解惑。”

  贾诩半闭着双眸,略一沉思,心中已是了然。

  但当着曹操的面,老毒物也不好直说一些话,一面得罪旁人,于是道:“明公不妨往官渡战场或是中牟县的方向去打听打听,或许会有所斩获。”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