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全无忧虑之处,只等郭君镇等大将回到随州,就是闯军出兵拿下枣阳的时候。

  “风雨已起,闯军要动一动了。”

  李来亨将轻裘卷在身上,一手提着毡笠帽,另一手遮挡在额前,对白鸠鹤笑道:“鹤爷,咱们现在要铸炮造铳还很为难,但制造火药在条件上来说应当不再成难题了,你们百工衙、军器院那里都要快些将制造火药的事情提上日程。以后我们将守土不流,火药对攻城和守城都起到决定性作用,一定不能短缺。”

  他转身离开,在风雨和雷电中还有许多闯军将士远远望着这位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大帅。人们的脸上都带有一种最为淳朴的热情和信任,两年前那个快要饿死的民夫,两年后已成为了数千人心目中一位真正领袖。

  等走远以后,李来亨才暗暗喘了一口气,嗨,这雨下的这么大,早知道还是应该戴上蓑衣斗笠才对啊!

  雨声淅沥,雷声不断,雨点打在飘落的枯叶上,分外地响。风声缓一阵,紧一阵,时常把雨点吹进帅府中去,帅府的中堂有一只香炉,这时候也被秋风和雨点弄的叮咚作响。

  只是李来亨的神经十分大条,再加上花了半夜时间给将士们分发被褥,此时他的身体也已很疲惫了。屋外、窗外的雨声没有打扰他的睡眠,少虎帅闭上双目,做了一个很深远的美梦,在梦中的世界里,他终于走到了京城、走到了山海关,走到了沈阳。

  大梦谁先觉?但人生也不过醒时梦一场。

  在随州的这场秋雨之外,郭君镇和张皮绠又在大别山攻破了一处官绅山寨。大别山南山势崇隆,蜿蜒伸展、山形奥折起伏无端,宋元明季,这里每为政治风云旋转之区,社会矛盾纠角之地。郡民久经战争风暴的磨炼,养成沉毅果决,勇敢顽强的精魄,富有奋力抗争的传统,危难时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当地百姓久沐战斗之余风,在元末时便多有义兵兴起,麻城附近的天堂寨更是历史上徐寿辉、彭莹玉、陈友谅等天完红巾军政权兴起之地。

  革左五营、西营、闯营,渐次入鄂,都从大别山南麓经过。当地官绅自然开始利用起了山区中丰沛而强大的山民资源,造成了实力颇强的几十股官绅武装。

  但是他们不像麻城的沈庄军那样,有原任甘肃巡抚梅之焕这等人物从中联络组织,不过一盘散沙。其军虽众,其势虽大,可在郭君镇的分化打击之下,根本不堪一击。

  郭君镇对付大别山南麓的寨兵,第一招就是直接攻打他们之中威望最高、势力最强的一家山寨牛心寨,并刻意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术,引诱其他各家山寨集合兵力前来支援解围。

  可是这些寨兵守一守山寨还可以,要野战机动就比闯军差太多了。多路并进合击,这是连正规明军都经常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