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两班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

  这些党争派系,在清军入侵且俘虏朝鲜国君以后,又以降清和抗清分化为两派。抗清派正在以武力抗击清军,但由于实力差距很大,不断遭到满洲人的屠杀,许多抗清派两班士大夫纷纷被处死,势力持续下降。

  至于降清派的两班士大夫,对内已经丧失了朝鲜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可谓不忠不义。将来大顺军进入朝鲜以后,在消灭残清的同时,把这些依附残清的降清派两班士大夫再一起诛灭,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如此顺军就可以在不引起朝鲜百姓强烈恶感的情况下,顺利诛除保存着朝鲜民族文化的两班阶层。

  李来亨迟迟不同意政事堂方面要求出兵救援朝鲜的意见,就是心存观望,准备借满洲人的刀,为大顺将来直接郡县朝鲜铺路。

  当方以仁和白旺揭开这点以后,不少得知其中秘辛的朝臣,都有些心惊了。

  毕竟天子这种手腕,说好听点是开疆拓土,说难听点,简直就是巧取豪夺。

  而且还坐视清军残虐朝鲜百姓,坐视清军屠杀朝鲜两班士大夫,岂非不仁乎?

  要知道,大顺起兵推翻明朝的合法性,就在于李自成的那句话“朕起仁义之兵,不过为几个百姓”。

  如今李来亨为了鲸吞朝鲜,却坐视清军残害朝鲜的百姓,这种事情,的确是绝对不能对外人言的。

  一旦传出去,势必对大顺立国的合法性,都造成巨大冲击。

  所以散会退朝以后,方以仁就对白旺说:

  “陛下欲以汉武唐宗自比,可是偏偏用这样的巧取豪夺之法,若太祖太宗泉下有知,不知道将作什么想法。”

  白旺对朝鲜百姓同样怀有深切的同情心,毕竟顺朝的元勋功臣们,都经历过明末那惨绝人寰的末世景象。

  即便是外邦子民,他们也能有感同身受的体味。

  何况清军残害华北,不知道杀戮了多少中原同胞。现在天子不思如何尽快剿除辽左,却打起了利用清军为王前驱的主意。

  实非仁义可言。

  反对的意见始终存在于大顺朝野之中,李来亨也一直没有将自己的狼子野心完全揭露出来。

  他在朝廷上,只是以财用困难、粮秣筹集困难、各地调兵困难的三个理由,拖延了出兵辽东和朝鲜的步伐。

  这毕竟还是比较正大光明的理由,也是中肯的持重之论。一般大臣是不会反对的,知道内幕的元勋们,则断然不会将天子的小心思说出去。

  但这件事情毕竟很不光明磊落,朝鲜那边各地义军派来的使臣,也是一波接着一波。李来亨一直将此事拖到了天法二年的四月间,直到暮春夏至的时候,一个凉爽的夜晚,他坐在皇宫的亭台楼阁间办理公务时,才忍不住对罗颜清说:

  “太祖太宗皆以光明磊落行事,不以诈术取天下。朕不能得父祖的大公至正一丝半毫,实在是太残酷了。”

  罗颜清为天子倒了一壶酒,皇贵妃最近和贵妃刘幼辞一样,也怀孕了。只不过她身姿婀娜修长,刚刚怀有身孕不长的时间,肚子上一点看不出隆起的样子。

  “臣妾只觉得陛下救民数以千万,即便愧对了一些人,可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够对全天下都问心无愧?

  即便太祖太宗,难道就是问心无愧的吗?”

  罗颜清这句话让李来亨有些不快,他知道罗颜清的言下之意,太祖太宗毕竟对罗汝才也不是那么够意思。

  否则罗汝才绝没有死在杨承祖等人手上的可能性。

  “朕倦怠了,皇贵妃回宫去吧,朕要一个人好生休息了。”

  李来亨说:“太祖太宗的事情,今后不要再说了,此非卿所能语的事情。”

  收藏、推荐、投资,请投给宇文新书《蒸汽后浪》呜呜呜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