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云南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冲进土地交易市场中,同样降低了土地交易价格,而且也使得本来就无多少积蓄的少地农民,完全放弃了在低地价的情况下接盘的可能性。

  如此,全国地价倾泻式的下跌便再也无法阻止了。

  在地价大规模下跌的同时,则是工商业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和繁荣。

  那些早期就投靠大顺的绅商,占尽了先发优势。他们现在越来越感谢当年主持营田制改革的白旺白总裁了,耿应衢因此还组织了一批商人,在湖北八府的所有县城都为白旺修建了财神庙进行祭祀,将其捧为了商人的保护神。

  落后一步的江南搢绅,在投资田产无利的情况下,只能坐视自己以土地计算的资产价格疯狂下跌。

  想要挽回资产价格疯狂下跌的颓势,就必须改善资产几乎全由土地构成的这种不良结构。

  如此大量的钱财也就流向了受到朝廷鼎力支持的各式工坊当中。

  而且!

  东南搢绅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件事情:

  当他们在地租问题上同佃农发生矛盾的时候,官府几乎是清一色的偏袒佃农、打压地租,即使是有东南籍贯出身的“好官”保护士绅,也很快会遭到上级问罪,从此仕途无光;

  可是当他们在工坊经营和劳资问题上,同雇工发生的矛盾的时候,官府却是清一色地站在绅商这一边,对雇工百般进行打压。

  这样明显的对比,再搞不清楚应该把钱拿去买地,还是把钱拿去办置商铺,那就太蠢了。

  工商业的繁荣,可以为大量失去投资渠道的钱财找到出处。但短时间内,土地价格暴跌,工商业却异常繁荣,很可能造成百货腾贵的情况。

  毕竟短时间内,市场规模难以产生重大变化。所以李来亨也觉得很有必要将开拓市场提上日程,海外贸易一年约两千万两白银的贸易额,可不能再继续任由郑森把持下去了。

  海外贸易一年两千万,那是在全无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惊人规模。

  如果有朝廷的鼎力支持,有内地各省的协调并进,李来亨甚至认为将海外贸易额一年的出口量,提高到三千万两的规模都有可能。

  毕竟乾隆闭关锁国都可以收到五百万两的关税,而清末关税更是达到了四千六百万两之多,简直堪比现在大顺一年的全部财政收入了。

  对付郑森的军事行动,被安排在平滇之后。

  而平滇战事,在李定国的亲自坐镇之下,又有全国资源的倾斜投入,平定之易颇出人意料。

  当然此时李来亨并不知道,孙可望在天法二年、天法三年如此轻易放弃云南地盘的主要原因,只不过是孙可望的刻意为之。

  因为孙可望已经看清楚了西明在内地根本不可能同顺军抵抗的现实,所以他也不愿意浪费宝贵的老本兵在云南进行无意义的抵抗。

  而是早早做好了向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