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异国精英阶层叛降不定的问题,只有如此荒唐且糊涂的见识,那没什么可说的,只能收获失败的结果了。

  由大将和亲藩世镇某地,唯一能够改变的不过是中枢机构对地方叛乱的反应速度加快而已。

  如此则大顺设立的具有军政一手抓性质的大都督府,不也同样能够起到相同作用?

  而不能够给予本土豪族精英阶层上升渠道,不能够使得本土豪族精英阶层发展出来的独立文化融入主流的舞台,不能够解决这种问题,则大都督府的建制同亲藩封建、大将世镇,岂有异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是母国强大且持续不断的国力投注,需要是母国主体文化蓬勃发展时展现出来的包容姿态。

  沉迷于上古封建之法,妄图复辟西周或古希腊的殖民方式,便以为能够超过西葡英法半个千年殖民实践的经验,那就岂止于糊涂可言了!

  李来亨还不至于愚至如斯地步。

  而在那些有过半个千年殖民实践的经验中,英式成就最为著名,西班牙则以其鲸吞的巨大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影响,法国人的殖民则由于国力的力有不逮而未能得到历史的验证。

  唯其葡萄牙式的殖民方式,在长久的历史验证以后,形成了连葡属巴西土著精英们都普遍不渴望独立的特殊局面。

  巴西之独立,是由于葡萄牙的本土被拿破仑占领,王室不得不逃亡至巴西,而当拿破仑帝国瓦解以后,葡萄牙王室回迁本土,留太子在巴西任摄政王,次年葡萄牙太子即宣布巴西独立,成立了巴西帝国。

  所以巴西独立时,巴西的国家元首与葡萄牙的国家元首实乃一对父子。

  且一旦葡萄牙的父皇去世,则巴西的“儿皇帝”,还将接着继承葡萄牙王位。

  顺朝对文明基础较低、人口较稀疏的地区,采取的便主要是葡萄牙式的都督制和特许居民点制度。

  例如在购买自西班牙的青丘州土地上,顺朝建立了八个都督府辖区,每个都督府辖区内又设立了不可计数的特许居民点(即营庄)。

  而在文明基础较高、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典型如朝鲜和日本,则采取了重兵驻扎,在军管区内强势推广营田制,以及分封土著豪族均分权力,及建立土著豪族向中枢朝廷的上升渠道、土著豪族文化向大陆顺朝主流文化融入的机会……等等方式。

  在旧世界和新世界,顺朝采取的殖民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事实上那种无视旧大陆、新大陆区别,就断然采取相同的、上古式、“王子空降”式的殖民方法,只可能存在于小说之中,而没有任何历史的蓝本可供临摹。

  最典型的一点就是,由于顺朝在旧大陆范围内的“殖民地”(或者称为新领地更适合些),多数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人口也较繁多。

  所以这些新领地上的政府和社会组织,一定是在土著豪族的旧有社会组织框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顺朝的新统治者,必须完成整合汉族征服者和土著豪族社会的任务,而且必须为土著豪族提供向大陆朝廷晋升的上升渠道,也必须为土著精英文化,在大陆的主流文化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即便是在朝鲜,由于清军的长期屠杀,土著豪族已经受到了特别沉重的打击文化。

  但几千年独立的预言、独立的文化,都使得顺朝的征服者们必须谨慎治理新领地,并为此投入大量资源。

  那种认为分封一个王子,让“王子”(或者大将什么的)携带少量物质和人力资源,就能长治久安统治一个新领地的幻想,实在不切实际。

  距离和通讯技术的暴虐,并不是帝国无法长治久安控制新领地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对于土著豪族上升渠道和文化融合的安排。

  当然,或许会有人幻想,让一名“王子”空降封建以后,这名“王子”完全可以让土著豪族充斥自己的政府,给他们提供足够多的上升渠道。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话除了统治者拥有一个“王子”的头衔、拥有一个汉族的名字以外,这处新领地和过去的旧独立国家阶段,又有什么差别呢?

  元明两代对云南的成功整合,靠的可不是一个沐英的空降分封,而是长达三百年持续不断的国力投入。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