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零四章 臣尽力了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忙募集起来的乡勇团练,先后经历了几次围城大战,人马、粮草、弹药以及各种守城物资消耗严重,但却几乎没有得到过来自朝廷的一点点补充。

  先是军饷断绝了,连着将近两年没有领到朝廷拨付的钱粮了。

  不过这一点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西宁卫世袭指挥使李弘嗣所在的家族,世代镇守西宁城,在西北地区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豪门世家,而且是那种富可敌国的豪门世家,守城的钱粮,他们可以出,而且也出得起。

  但是紧接着,青海土默特的首领火落赤台吉率领部众撤走了,而前来扫荡劫掠的林丹汗所部更是将西宁城外河湟之野游牧的唐古特人、蕃人以及羌人部落一扫而空。

  这一下子,西宁城内的守城军民,不仅断绝了与内地的贸易往来,同时也断绝了与青海蒙古各部的贸易往来,彻底失去了外部的补充渠道。

  即便西宁城内的李氏家族再有钱,也从西宁城外买不到东西了,不仅买不到粮食草料,也买不到牛羊马匹。

  一开始,李弘嗣和李振声等守城将领,靠着严格的量入为出,在西宁城里实行严格的配给制。

  他们收集起城内所有能够找到的粮食,主要是李家自己的粮食,按照守城的官军、守城的乡勇和城中的百姓这样三个等级,每天定额配给。

  包括李弘嗣、李振声这两个世家出身的守城将领,也是以身作则,每天按照自己定下的配额维持生存。

  他们原本以为,远在北京的大明朝廷在赶走入侵宣大的建虏之后,就会派出大军前来解救西宁城,因此西北的木速蛮之乱,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最多也就半年。

  而李弘嗣和李振声等守城的将领,也是靠着这一点来激励城中军民的士气,不仅扛住了木速蛮之乱,而且也扛住了林丹汗的围攻,同时也扛住了城内的物资匮乏。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城中的官军和百姓们却没有看到朝廷大军的到来。

  包括李弘嗣和李振声这两个守城军民的主心骨,也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难道远在京师的朝廷在抵御建虏的战争中失败了?!

  要不然,原本强大的察哈尔部林丹汗为什么会逃来青海?!

  要不然,为什么直到如今朝廷大军都没有前来解决西宁?!

  崇祯四年正月十五日上元节,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内陪伴着后妃与儿女们其乐融融,同一时间,风声鹤唳的西宁城内,李家大宅的前院,也即西宁卫指挥使司官署二堂之上,李弘嗣与李振声形容枯槁,神色灰败,相对枯坐。

  他们两个人对西宁城外的形势,尤其对大明朝京师的大好形势仍然一无所知。

  相反,李弘嗣和李振声两人对眼下的形势却是越想越感到忧惧。

  尤其是当他们想到,远在数千里外的大明京师,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