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零章 不吝封赏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第四名吴伟业,虽然文采非凡,但却因为排名在前四位,所以只能按照惯例进了翰林院,这样的人还有二三十位,对他们的任命,有修撰,有编修,也有庶吉士。

  剩下的其他新科进士,要么早就赴任离京,要么还在六部及各院寺府监内观政。

  六月末的时候,新科状元、翰林院修撰史可法上疏,请求皇帝批准同意,让已经得官并在中枢任职的新科进士们,在京畿各地走访观政,了解军政民情。

  因此整个七月份,分在了翰林院、内阁和军机处的这些新科进士,先是结伴走访了通州讲武堂、农事院、枪炮厂,然后又相继走访了涿州新军训练大营、遵化白冶城铁厂。

  到了七月中旬以后,沈廷扬、李信、牛聚明这几个分在了军机处的人,又结伴走了一趟宣府、蓟镇和山海关,对整个京畿北部的边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对水师极感兴趣的沈廷扬,还特意去看了山海镇宁海城的水师营地龙虎营。

  直到一个月的观政眼看就要结束,这些新科进士才匆匆赶回,而他们此行的收获当然也是不容小觑。

  特别是李信、牛聚明这些曾在历史上造了明朝反的人,看到了京畿之地生机勃勃的新气象之后,以前隐隐约约藏在心底的那种明朝气数将尽的念头,还没来得及萌芽,就被自动清除了。

  武英殿中书舍人沈廷扬草拟了皇帝给毛维张的旨意,然后与李信、牛聚明分别带人,即刻分送三位军机大臣。

  第二天下午,三位军机大臣联袂前来求见。崇祯皇帝召见之后,英国公、军机大臣张惟贤率先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东江镇监军御史毛维张为我大明新开一片疆土,实在可喜可贺!朝廷封赏其中有功将士理所应当!臣完全赞同!”

  崇祯皇帝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时,孙承宗说道:“臣贺喜陛下!我大明自成祖之后,鲜少对外开拓之功,如今毛维张监军东江镇不过数月,即建此功勋,确是可喜可贺!朝廷封赏,也是合情合理。

  “只是臣所虑者,朝鲜世代为我大明藩属,忠谨可嘉,去岁为建虏所迫,不得已向建虏称臣纳贡,但到如今,朝鲜国主李氏仍奉大明正朔。臣以为,此事是否应当知会理藩院,以备朝鲜国主遣使前来讨索。”

  听完孙承宗如此说,崇祯皇帝心想,这个时候的士大夫果然是死要面子讲吃相,这么大的好处摆在面前,还非得端着什么君子之风,于是干脆说道:“孙爱卿多虑了。朝鲜国主既然已经向建虏称臣纳贡,又何谈忠谨可嘉。既然已经转投建虏,与我大明即是敌国,奉不奉我大明正朔,朕并不在意。若朝鲜国主以为,区区朝鲜可以在建虏与大明之间脚踩两条船,两头讨好,两头得利,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接着说道:“我大明虽然幅员万里,但却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如今朝鲜所谓济州,已经成为我大明的瀛洲。朝鲜国主若想讨还,那就遣兵来战。朕绝不会拿我大明士卒流血死伤换来的土地,去换取朝鲜毫无意义的忠谨恭敬!”

  孙承宗一听之下,连忙离座跪地,叩首说道:“启奏陛下,臣心中并无此意。陛下若决心已下,以朝鲜改投建虏为由,宣布其为我大明之敌国,臣以为东江镇的困局则由此可解。

  “朝廷可敕令东江镇毛文龙所部择机上岸,占土地、募辽民,以备反攻辽东。若如此,陛下东攻西守之平辽战略则全盘皆活。臣请陛下明鉴。”

  听了这话,崇祯皇帝这才心中释怀,也是离座起身,上前将孙承宗亲自搀扶起来。

  崇祯皇帝再次回到御座之上坐好后,说道:“倒是朕误会了孙爱卿的意思。今日既然说到了这里,那么朕也向几位军机大臣说清楚朕的心意。

  “朕闻汉人陈汤有句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从今往后,我大明也再无不征之国,凡图我疆土,杀我百姓,损我商旅之国,皆大明之敌国。

  “凡能为我大明讨平敌国者,朕必不吝公侯之封!”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