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四章 辽镇动向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标营也是三千余人,全是骑兵,留下千余骑留守榷场之外,还有两千骑,都由前不久从辽东镇军中抽调前来的沙场老将左光先领着,一同赶往义州。

  宁远兵变平息之后,蓟辽督师鹿善继挟平乱之威,对辽东镇的军队进行了重新调整和部署,不仅把辽镇重新分为了五路,而且在五路统制到任之后,分别对各路人马也进行了校阅和拣选,总计精选出了六万马步精锐,作为主力战兵进行分路部署。

  同时,报经军机处同意,蓟辽督师府对各路统制精选剩余的老弱伤残军卒两万多人,统一做出了安排。

  愿意退伍归田并且有家可归的,一次发给十二个月的饷银,也就是二十四枚崇祯银元,给予文书,打发返乡。

  愿意退伍归田但是无家可归的,一次发给六个月的饷银,也就是十二枚崇祯银元,同时在营州后屯卫故地左近,按入伍年限,授予山野荒田屯垦,发给文书,不取赋税。

  就这样,五路精选剩余的两万多老弱伤残军卒,一次性安置出去一万多人。

  而剩余不愿退伍的,则集中在了一起,成立了一个庞大的辎重匠作营,与之前募集的青壮民夫们一起,分作了三路,在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和葡萄牙退役军官高卡乌斯的指导下,采取增筑棱堡的方法,改造重修锦州与宁远之间的塔山堡、杏山堡和松山堡。

  而如今已经年过四十,却还只是一个营官游击的左光先,就在这次调整大潮中下岗了,在左路统制官林茂春主持的左路校阅和拣选之中落选了,最后被安排到辎重匠作营中任职。

  左光先被裁汰,不是因为他不够英勇善战或者年纪大等别的什么原因,而只是因为来自东江镇的左路统制官老将林茂春,有一批自己的亲信部将需要安排。

  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被抽调到了西北,跟随着洪承畴剿灭流寇的时候,左光先才展露出了过人的军事才干,屡次以少胜多大败流贼,立下战功无数,并被崇祯皇帝一再提拔,最后成为总兵。

  如今的左光先已经年过四十,尚未立下后来的惊人功业,所以林茂春当然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又因为陈仁锡的监军标营向来缺将,诸路悍将又不愿去新建的监军标营,不得已只好从诸路拣选剩下的游击以下官佐之中选取,于是不甘于押运辎重、督导筑城的左光先,很快就到了陈仁锡的麾下。

  得到这个机会的左光先,很快就显示出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治军练兵样样拿手,还不到俩月,就得到了陈仁锡的赏识与信任,在陈仁锡的奏请之下成功由游击升任为参将,统领辽东镇监军标营。

  对于这个情况,崇祯皇帝当然是掌握的,享有密折奏事之权的陈仁锡,如今每隔上个十天半月,就会向皇帝奏报辽东的大事小情。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