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三章 讲武堂里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放着的正是皇明忠义讲武堂第二期学员的毕业文书凭证。

  这些人将根据他们考中进士时的排名,以及结合讲武堂毕业考核中的成绩排名,由军机处指导兵部进行统一安排。

  当然了,皇帝亲自选中并作出安排的人不在此列。

  看完了武进士们的队列会操,接受了他们每一个的参拜,并亲手给他们发放了毕业的文凭证书之后,崇祯皇帝带着众人,就在讲武堂的大食堂之中,与讲武堂众讲官、教官以及这些今日才算正式毕业的武进士们,共进午饭。

  这个年代的平头百姓家,其实多数都还是一日二餐,午饭相对比较晚一点,所谓的过午不食,原本是这个意思。

  但是如今像讲武堂中,以及近卫军的涿州大营和通州大营之中,一开始就执行的是一日三餐制度。

  崇祯皇帝和两位军机大臣,照例还是分散到所有的学员餐桌上去,一方面了解学员,一方面也是拉近感情。

  崇祯皇帝当然被安排到了阎应元等人那一桌就坐用餐,而这一桌上除了阎应元之外,恰好还坐着王公略和陈明遇。

  原本历史上明亡后坚守江阴八十来天、消灭满清大军数万的江阴守军三巨头,如今全都在这张餐桌上聚齐了,听他们介绍了自己,崇祯皇帝的心中真是感慨万分。

  历史上这三人最终志同道合走在了一起,虽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却真正做到了同年同月同日死。

  王公略历史上只是个武举人,而陈明遇则是阎应元之后接任的典史。

  如今这三人不仅都中了武进士,而且原本天南海北并不相知的三个人,到了讲武堂中之后,居然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成了好哥们。

  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惯性和他们的宿命吧。

  原本是十人一张的长方形,如今皇帝坐北朝南占了一面,对面也不能坐人,所以眼下除了皇帝以外,只坐了六人。

  除了历史上的江阴抗清三巨头外,崇祯皇帝就坐的餐桌之上还有三人,而这三人分别是广东顺德人朱可贞,陕西汉中人潘云腾,以及浙江仁和人翁之琪。

  这几人虽然是武进士出身,但毕竟是武进士,没有文人的那种食不语的讲究,所以崇祯皇帝一边吃着简单的饭菜,一边与几人小声问话交谈着。

  这几人虽然又惶恐又拘谨,但却并不影响沟通。

  听几人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姓名籍贯,崇祯皇帝询问了他们的打算,有的说听凭朝廷安排,有的则委婉表示若有可能还是愿回原籍附近任职。

  一顿饭很快就吃完了。崇祯皇帝在两位军机大臣以及茅元仪等人的陪同下,来到皇帝曾经在讲武堂大院之内下榻过的地方休息。

  到了下午未时正,崇祯皇帝休息结束,重新召见了讲武堂的一众官员,听了茅元仪对如今讲武堂情况的详细汇报,然后对茅元仪以下讲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