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八章 开明君主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清的康熙皇帝,还是乾隆皇帝,他们当然都是知道西洋火器之犀利的,因为他们本人都收藏了不少当时十分先进的燧发火枪。

  这些满清皇帝到承德避暑山庄的围场打猎的时候,常常一天能打死上百头甚至几百头鹿或者兔子,靠的根本不是他们自我夸耀的什么骑射本事。

  因为他们所依赖的,正是西方殖民国家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的各种先进燧发火枪,所以他们当然知道,这些火枪比之军队装备的继承自明朝的那些火绳枪要厉害得多了。

  如果他们能够像明朝的那些被他们说得像猪一样的皇帝们那样,让民间或者朝廷的能工巧匠进行仿制,然后装备军队,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华夏悲歌。

  这还不光是野蛮愚昧的问题,因为这些满清皇帝几乎完全就是出于私心,出于保住满清江山的考虑,而刻意地在阻止西方先进火器在中华大地上的普及,刻意地在推行愚民政策。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普及先进火器,或者只是普及有关先进火器的知识,他们这些通古斯异种向来夸耀的所谓满洲骑射,屁都不是。

  世界上首先造出了连珠铳的火器天才戴梓在康熙年间的遭遇,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

  而在这个问题上,崇祯皇帝却是完全不在意的,明朝之前的其他皇帝,也很少在这个问题上有私心的。

  其一,明朝政权法统的确立,是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历代王朝得天下之正当,还没有比得过明朝的。

  其二,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朱元璋是个汉人,所谓的淮西布衣出身,所以明朝的皇帝们在种族问题或者民族问题上,他们没有满清皇帝那样狭隘,有那么多基于种族或者民族身份的私心杂念。

  后世的满清统治者为什么做出那么多匪夷所思的卖国举措,签了那么多匪夷所思的卖国条约,完全就是崽卖爷田心不疼,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祖先来自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的满洲权贵们,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华夏子孙,与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是一条心。

  他们唯恐汉人得了势他们就倒霉,所以到了最后,也才有了慈禧老妖婆那句“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名言”。

  这一次,崇祯皇帝一行在八里桥简单吃了午饭,向毕懋康、孙元化等人,交代了武备院今后的几项重点任务之后,带着随行人员,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八里桥,回到了通州城。

  一行人在通州城里停留了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崇祯皇帝分别抽空接见了三拨人。

  一拨是衙门同样设在通州城中的户部仓场总督南居益,及其手下属官,向他们布置了以市价继续大量收购储藏京畿之地粮食、布匹等物资的事宜。

  在明末天灾人祸频发的情况下,粮食布匹等物资永远也不能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