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八一章 出乎意料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笼的锦衣卫、天策卫和羽林卫士卒。

  看着眼前宫中禁卫另一只手中持着的崇祯一式,必勒格的心中又多了一份敬畏。

  他知道这种带着长长刺刀的火枪威力究竟有多大,在他看来,装备了这种火枪的军队有多少,大明的疆域版图就能有多大。

  而在这种火器大规模装备大明军队之后,他们这些塞外民族,除了臣服大明之外,根本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沿着皇宫中的道路,排成四列纵队前行的朝臣们,很快走过了金水桥上的石桥,进入皇极门,来到了皇极殿三层汉白玉台阶下面的广场之上。

  就在广场之上,群臣分为两拨,身份贵重的跟着礼部官员登上台阶,进入皇极殿大殿之中行礼,而其余的官员则在原地依次跪下行礼。

  此时此刻,崇祯皇帝已经端坐在殿中的龙椅之上,听着司礼监太监和礼部官员的指导,看着眼前的大臣对自己行三跪九叩大礼。

  本来这个朝会前后,朝廷的六部衙门都应封印闭门,停止办公了,因为官员和吏员衙役们都是要回家过年的。

  因此,这个时候的大朝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政务要禀报或者讨论处理,都是一些礼节性的形式上的程序,所以皇帝只需要事先了解程序,然后听任礼官摆布就可以了。

  好在如今的礼部尚书是徐光启,根据皇帝的授意,已经大大地改进了元旦大朝会的各种礼仪安排。

  由于天气严寒而皇帝文弱,礼部安排了内阁首辅李国鐠代替皇帝出城,前去祭祀天坛、地坛。

  至于太庙和山川、社稷,则分别由英国公和另外两位军机大臣前去主持祭祀。

  崇祯皇帝只需要端坐在皇极殿中,接受群臣参拜,然后等着代替皇帝前去祭祀天地祖宗山川社稷的阁臣们回来,着人宣读元旦诏书即可。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的确是轻松了,除了留在皇极殿里主持大典的礼部尚书兼内阁阁臣徐光启之外,其他的阁臣、军机大臣全都有重任在身。

  近便一点的还好说,比如张惟贤前去祭祀太庙,而孙承宗前去祭祀社稷坛,这两处都在午门外不远处。

  而内阁首辅李国鐠和军机大臣李邦华就要辛苦得多了,一个需要先到外城永定门内的天坛祭祀上天,然后再折回来,到安定门外的地坛去祭祀土地。李邦华则要到同样位于外城的山川坛,去祭祀山川之灵。

  这期间,早前被分作四路入宫的朝臣们使节们,也分头跟着四位阁臣,浩浩荡荡地开赴各个祭祀场所。

  等到几位阁臣各自领着随祀的朝臣们回到皇极殿前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辰时,清晨的太阳光已经照射到了皇极殿金碧辉煌的屋顶之上了。

  这个时候,已经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的朝臣们,只想着尽快结束这样的大朝会,赶紧散朝回家休息吃饭过年去,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