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一章 死马活马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流贼乱民整修加固静乐县城的城池,并在十字坡和通往忻州的山道口修筑城堡,以便将来作为追剿晋北流贼的后方基地之用,忙的是不亦乐乎。

  另一边,则抓紧时间分别修书,向太原和潞安府报告北线剿贼取得大捷的情况。

  当然了,值得一提的是,与这两封书信一同送去太原的,还有孙传庭亲自写给一位精通医术的太原生员傅鼎臣的一封信。

  写这封信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救治刘弘烈这位冲锋陷阵坠马昏迷的悍将。

  孙传庭的中军悍将刘弘烈,自从在岚县通往静乐的谷地出口处坠马重伤之后,始终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

  孙传庭进军静乐之时,他被安置在十字坡的粮草辎重大营之中休养,等到静乐城池被拿下,流贼过河西窜之后,刘弘烈又被接到静乐城中休养。

  孙传庭也是着人在静乐附近到处求医问药,然而皆无效果。

  然而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山西镇监军御史王嘉徵带着自己监军营的心腹中军傅济庭来见孙传庭议事。

  议事之余,孙传庭说起自己的中军悍将刘弘烈坠马重伤昏迷多日不醒,自己担忧其可能不治身亡的情形来。

  此时,王嘉徵也是跟着慨叹猛将不寿的宿命和良医难觅的遗憾,却没想到,跟随在王嘉徵左右的中军都司傅济庭却说出一番话了。

  当时,傅济庭说道:“卑职世居太原,卑职族中有一族叔精擅岐黄之术,不少民间疑难杂症到他那里,都能药到病除,此事太原府中几乎人人皆知。抚院大人麾下爱将重伤昏迷,此等疑难杂症恐非一般所谓良医能够救治,若大人愿意一试,或可修书一封,遣人送去太原,将卑职族叔招来军中听用。卑职族叔素有济世安民之志,若抚院大人书至,卑职这位族叔定能欣然而来。”

  傅济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的这位比他还小上几岁的族叔名叫傅鼎臣。

  这个傅鼎臣,字青竹,后来自己改名为傅山,字自主,再后来明亡后出家为道士,自号朱衣道人。

  如今时年刚过二十二岁的傅鼎臣,虽然还远没有如同后来那样名扬天下,但是他的医术却已经在太原府远近小有名气了。

  这个为后世留下了《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诀》等传世医学名著的医学家,此时还在为科举考试而绞尽脑汁,刻苦攻读。

  而这个傅济庭正是太原傅氏家族的一个子弟,是凭着傅家与山西兵备副使袁继咸的关系,而被袁继咸推荐到王嘉徵的监军营中充任中军都司一职的。

  由于傅家累世皆是书香门第,袁继咸出任山西提学副使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与傅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仅与傅鼎臣的父亲傅之谟相交莫逆,而且还收了傅鼎臣为记名弟子。

  又因为王嘉徵与袁继咸之前同在京师为官,自来颇为志同道合,所以袁继咸到任山西之后,很快就应王嘉徵之请,为之推荐了几位青年俊才,而出身于太原傅家的傅济庭就是其中的一个。

  本来傅鼎臣也有弃笔从戎之志,也想到王嘉徵这个监军御史麾下任职,却被甚爱其才华的袁继咸所拒绝,令其继续读书求学考进士。

  听了傅济庭的说法,王嘉徵也跟着附和了几句,而且还讲了几个从袁继咸处听来的小故事,其中说的都是这个傅鼎臣的杂学医术。

  王嘉徵、傅济庭的说法,让孙传庭对傅鼎臣这个年轻的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不愿麾下悍将刘弘烈就这么废掉,于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亲自修书一封,令傅济庭派亲信家丁,快马送往太原傅家,请傅鼎臣前来为刘弘烈诊脉治病,并视情决定是否留其在军前听用。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