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九边兵员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的事情到了崇祯年间简直是愈演愈烈。

  至于明末的九边各镇到底有多少兵员,根本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但是根据历史上九边各镇的战斗力,即便是三十四万这个数字,恐怕都不知道包含了几成的水分。

  至于京营,因为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而且总督京营的张惟贤,这次也看出眼前的这个皇帝,不是可以虚言哄骗之辈,所以也没敢虚报人数,把那些能够拉出来亮相的老弱病残都算上,总算是凑够了六万之数。

  至于此前的军饷是按照多少人头计发的,现在也顾不上了,反正皇帝已经明言赦免了之前的问题,而且户部也从来没有老老实实按照兵部上报的数字发过军饷,都是打了折扣的。

  实际上,经过兵部的时候也是打了折扣的,对于九边及京营的那点猫腻,朝中大臣,特别是兵部户部其实都是知道的,不过是不愿意追究,不愿意得罪人罢了。

  如此一来算上京营和九边,号称百万的京营及九边军队,即使是含了不知道多少水分,如今有名有姓的也不过才四十万人。

  尽管朱大明心里早有准备,也还是吃了一惊,一方面,固然死需要补发的饷银少了,财政上宽裕了点,可是以这样一点军备废弛、士气低落的军队,去对阵的建虏军队,实在是难有胜算。

  怪不得历史上的明军对上建虏总是败多胜少,难有大胜,到了后来更是将领畏战、一触即溃呢,实在是这些领兵的将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带着纸面上的军队或者临时拉来的壮丁,去迎战训练有素的敌人,谁又能有底气呢?

  想起这些朱大明心里也是生气,可是生气归生气,该想办法还是得想办法。

  看完了军机处上报兵员并请饷的折子,朱大明很快就找来了在军机处待命的张惟贤和孙承宗。

  待两人行过礼坐定后,朱大明说道:“朕看了你们上的兵员折子,京营报了六万人,九边报了三十四万人。朕看了这些数字,心中是既喜且忧。

  “喜的是,这次上报的数字总算挤出了不少空饷的水分,还算是有点良心,可以为朝廷为朕省下一点银子,让朝廷也能够喘口气。

  “忧的是,我大明北边号称百万的军队,如今烂到了骨子里,九边加上京营,也只有区区四十万人,对上蒙古,对上建虏,我大明如何能够确保必胜?

  “从这些数字上,朕也总算是明白了辽东屡战屡败的原因。如今核查兵员的事情告一段落了,你们也都说说吧,这个事情怎么办?”

  听见皇帝询问,张惟贤看了看孙承宗,然后离座,跪地说道:“陛下,臣有罪。请陛下恕罪。”

  朱大明也明白张惟贤的意思,对他说道:“爱卿不必如此。朕早已说过,之前的问题一概不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京营及九边虚报冒领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