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九五章 民乱不止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是晚发生了两年罢了。

  最重要的是,在粤北苗瑶居住区发生的这一场民乱,不出一年就被平定下去了。

  但是令崇祯皇帝恼火的是,由于粤北制蓝业行会工人和种蓝的山区苗瑶一起聚众作乱,倒是让朝野之间对于之前的开海通商,再一次出现了争论的苗头。

  本来还算是配合王之臣推行开海通商政策的广东巡抚王尊德,对开海通商的态度,随即发生了变化,与王之臣闹掰了,上书弹劾王之臣厚待海外番商而不恤治内百姓,请求朝廷重新考虑开海通商之策。

  他在朝廷的上书中写道:“番商百货通行,而粤民百业凋敝,今日种蓝制靛之九连苗瑶作乱,皆因骤开市舶,番商云集,番货流行。若不废止广州市舶,而粤民变乱必不止!”

  到最后,广东巡抚王尊德还在奏疏中说,朝廷本来是想通过开海通商谋取市舶重利,为朝廷开拓一个新的财源,可是“如今利益未见,而其弊已显”,若不悬崖勒马,到时候广东各行各业都会面临“种蓝制靛之苗瑶”的境况,到了那个时候,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可是拥有一颗来自后世的灵魂,所以,他对王尊德上书谈及的情况和现象,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就是说,单凭后世的常识,他也知道开海通商之后发生在广东的情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但是,理解归理解,对于王尊德叫停开海通商的结论和主张,他却是不能接受的。

  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允许如今的大明朝再回到过去的禁海或者半禁海,也就是闭关锁国或者半锁国的封闭状态之中去。

  就在收到来自广东和南京的奏疏之后,崇祯皇帝让人请来了在京的阁臣以及户部和吏部尚书。

  王尊德的上书送进通政司之后,首先就分送到了内阁,所以内阁首辅李国鐠和阁臣徐光启两位都是看过的,不过他们知道皇帝对于开海通商的态度,所以在票拟之中,除了提议让两广总督府停征支应西南的粮饷配额之外,就是建议南京兵部尽快征调闽浙兵马入粤,与两广总督府一起南北夹击,剿灭陈万之乱。

  内阁对于广东开海通商的问题只字未提,对于王尊德的主张既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亮明态度反对。

  崇祯皇帝看了之后就明白了,李国鐠和徐光启对于王尊德指出的问题也是心有戚戚,有着一种同情的理解,但又非常明白,皇帝不可能叫停开海通商,所以干脆只字不提。

  不过崇祯皇帝却不能放任这样的苗头,内阁的票拟只字不提可以,但是他作为皇帝却不能王尊德的主听之任之。

  制靛业行会的小会首陈龙领导下的苗瑶民乱,虽然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与开海通商的大政方针比较起来,却是一个小问题。

  听了吏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