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四一章 四面迭攻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壶浆,群起喜迎王师了。

  奢崇辉麾下的五千彝族土兵,自从回到了永宁宣抚司故地之后,就有不少土兵因为思念家人而悄悄离去,而奢崇辉对付逃兵的手段,则是抓住一个,就杀其全家。

  这样的高压手段,不仅没有杜绝彝族和苗人土兵的逃亡,而且使得更多土兵逃离永宁,以及永宁宣抚司辖内的另一个重镇蔺州。

  当四川总兵侯良柱从泸州南下,步步为营,向永宁压迫而来的时候,奢崇辉不敢硬抗。

  二月底,侯良柱率军抵达永宁北面三十里的九姓场,奉命驻守九姓场九姓长官司的奢崇辉部众,立刻逃回了永宁。

  奢崇辉得知四川总兵侯良柱亲率大军而来,而自己身在永宁却如同身在客地,不仅征收不到粮食,也征集不到足够的土兵,于是干脆拍拍屁股走人,一路退回到了永宁宣抚司与水西宣慰司交界处的蔺州。

  明末的蔺州,就是后世川东与黔西北接壤的古蔺。

  奢崇辉这么一退,原本还有点小心谨慎的侯良柱,在三月初一仗没打就顺利拿下了叙永军粮厅,得知奢崇辉率军四千上下退入蔺州之后,立刻带着士气高涨的官军南下追击,将退入蔺州立足未稳的奢崇辉所部一战击溃,斩首三千余级。

  再然后,奢崇辉兵败蔺州,带着所剩无几士气低迷的彝族土兵数百人一路逃入毕节的消息,就被此时坐镇毕节的安邦彦弟弟安阿伦送回了水西的大本营。

  与这个消息一同被送回来的,还有水西安氏委任的乌撒土知府安重圣叛变的消息。

  而这一点,也正是本来驻守府的安阿伦,为什么会身在毕节的原因。

  水西地区群山环抱,丛林密布,道路难行。

  冬季的时候经常是大雾弥漫、阴雨连绵,而到了夏季更是常常暴雨如注,蚊虫肆虐。

  当年贵州巡抚王三善亲自率领六万大军,追过鸭池河,进入山高林密的水西地区之后,虽然所向披靡、连战皆胜,斩首无数,但是终究还是败给了水西地区的天气和道路。

  进军的时候已经是千难万险了,可是到了粮尽退兵的时候,方知考验才刚刚开始。

  面对熟悉山林道路,神出鬼没围追堵截的彝族土兵,王三善所率领的官军,最后在撤退的道路上彻底崩溃。

  王三善死在混乱之中,而其麾下攻入水西的六万官军,最终活着走出来的,更是十不存一。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崇祯皇帝从来没有催着朱燮元进军水西。

  同样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朱燮元到任之后,也没有敢于再像当年的贵州巡抚王三善那样一路冒进,而是很快就定下了“四面迭攻、渐次荡涤”的战略。

  朱燮元在到任之后不久,就给崇祯皇帝上了一份剿水西的方略,其中中说道:

  “水西地深险,所在多箐篁,蛮烟僰雨,莫辨昼夜,深入难出,今当扼其要害,四面迭攻,会贼乏食,渐次荡涤,则水西不难定也。”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最欣赏朱燮元的一点,就是他的头脑极其清醒,思路非常清晰,战略无懈可击。

  也正是基于这个战略,朱燮元一边四面布置军队,从遵义、永宁、镇雄、乌撒等地收紧包围圈,借此四面迭攻,令奢安二人不得不分兵防御。

  一边派遣贵州按察使史永安、副将罗乾象,征集贵阳周边汉民以及归附朝廷之仲家苗、布依苗、穿青苗、仡佬苗等部族土人,日夜开山伐木、修路搭桥,预备从东往西,重新打通通往水西的驿路。

  只要重新打通了这条连接东西的驿路,那么讨平水西,就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所以,朱燮元行文四川总兵侯良柱从北面出兵的同时,也传令云南总兵官林兆鼎,率军从曲靖北上乌撒(后世贵州威宁)。

  朱燮元是钦命的云贵总督,云南总兵官林兆鼎,正在朱燮元该管的权限之内。

  因此,对于朱燮元的命令,林兆鼎自然不敢如同四川总兵侯良柱那般怠慢,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出兵北上,去攻平夷和沾益。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