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四六章 此地险否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前前后后也收获了六七万匹蒙古马。

  因此,从杀胡口入关之后,黄台吉及其麾下各旗的将领头目们,也都不再把战马看得那么贵重了,一次又一次不惜马力地大搞起长途奔袭来了。

  这种战术当然也很有效果。

  在扬古利等人率军经过大同、宣府通往居庸关方向的沿途古道上,许多有着明军驻守的城镇和墩堡,当他们在仓促之间惊慌失措地准备守城自卫的时候,根本就来不及派出人马出城,赶在扬古利这支队伍的前面,向至关重要的居庸关报告敌情。

  就这样,扬古利、达尔岱和图赖三人,率领三千正黄旗精锐虏骑,一天一夜向东奔驰三百多里,在十一月初七日上午的时候,赶到了怀来卫的土木堡。

  而这个土木堡,也正是正统十四年明英宗被俘之地。

  在明英宗被俘之后的数十年间,汲取了惨痛教训的大明朝廷,在怀来卫一带编修堡垒布置重兵,将居庸关西北的这一片上百里的地带,经营得固若金汤。

  可惜的是,到了崇祯年间,英宗年间的往事早就消散在历史深处了,与之一同消散的,还有居庸关外直到怀来卫一带的防御体系。

  鸡鸣堡也好,土木堡也好,包括怀来卫与居庸关之间的最后一个城堡榆林堡也好,经过一百六七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也与其他内地军堡差不多了。

  隶属怀来卫的卫所军队,多数都已经沦为了农夫,根本不堪一战。

  即便是侯世禄派到怀来卫驻守的部分宣府镇营兵,此时骤然看见建虏的数千骑兵兵临城下,也根本不敢出城鏖战,只是眼睁睁地看着数千虏骑,驱赶着附近乡村的大量百姓绕城而过。

  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不为身后的居庸关感到担心,而且对于建虏骑兵的绕城而过,感到一丝丝庆幸。

  这就是明末的现实,一般的将领士卒根本不关心国家的生死存亡。

  在他们看来,这都是皇帝老子自己的事情,与他们无关。

  谁来当皇帝,还不都得让他们这些人继续当兵吃粮么?!

  反正被虐杀的只要不是自己的亲人,谁在乎城外那些乡民的死活与悲惨命运?

  好在宣府镇巡抚李养冲、总兵侯世禄和监军御史倪元璐之前对于整军备战的三令五申,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

  在扬古利等人率军呼啸而去之后,土木堡和榆林堡中的守军士卒们还是在惊慌失措之中点燃起了敌台上用来传递警讯的狼烟。

  很快,八达岭、石峡岭、黄草岭上的敌台,也随之燃起了冲天的狼烟!

  十一月初日的中午,正午的太阳高悬在八达岭的天空之上,阳光虽然刺眼,但却冷冰冰的,没有一点热度。

  来自塞外的寒风,在八达岭西面的山谷之间呼呼呼地刮着,时不时地发出几声怪叫。

  就在这寒风呼啸的怪叫声中,同样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