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西洋教士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衣着打扮也都已经跟大明的士人没有多少差别,但是想要人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京师,以前或许可以,现在则不可能,巩永固、方正化如今通过锦衣卫和东厂,对京师九门之内的情况了若指掌。

  京师九门之内的东南西北中五城兵马司,也早就在对阉党的大清洗之中,牢牢掌握在了崇祯皇帝的表兄刘文炳的手中。

  但是当袁可立离京赴任的第二天,徐光启前来禀报,说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已经到京,并渴望着前来宫内觐见皇帝陛下的时候,朱大明还是很高兴,很快就专门安排了时间,在乾清宫的书房内召见了汤若望。

  汤若望的装扮,完全是一副大明读书人的样子,身材高大瘦削,显得十分修长,褐色的头发、黑色卷曲的胡子,四十岁上下的年纪,除了高鼻梁、深眼窝和灰色的眼珠,并没有传说中德国人金发碧眼的体貌特征。

  “尊敬的大明大皇帝陛下,能够受到您的召见,鄙人感到十分的荣幸!”徐光启引荐完毕,汤若望这样说道。

  听着汤若望别别扭扭地说着中国话,朱大明也是不由莞尔一笑。如果汤若望不会说汉语,那么即便是朱大明也无法与之交流。

  后世的朱大明当然懂一点英语,简单的交流也可以,但可惜的是,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的时候,英国还远远不是后世的所谓日不落帝国,而英语也只不过是欧洲一个偏僻岛屿上的方言罢了。

  此时的欧洲盛行的是拉丁语和法语。而这两种语言,对朱大明来说,那可是真正的外语。

  徐光启对于皇帝同意亲自召见汤若望,本来就已经感到很意外了,但是看了皇帝召见汤若望时的表现,就更加意外了。他以为皇帝对于西洋人的相貌,一定会感到几分惊讶,毕竟这个皇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阉宦之手,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也从来没见过西洋人。

  但是事到临头,他发现朱大明完全是一副轻松自然的样子,并没有普通中国人初见西方传教士时那种或惧怕或厌恶的表现。

  汤若望像中国的大臣一样向皇帝行礼,而皇帝也表现出了对西洋传教士的尊重。看着皇帝与汤若望轻松愉快的交谈,徐光启仿佛有种错觉,总觉得这一切不太现实。

  从利玛窦到如今,西洋传教士来中国已经多年了,但是上至皇帝,下到庶民,很少有人把西洋传教士当回事,有的更是把他们当成了骗子。

  如今皇帝的表现,让徐光启这个自以为已经洞察了人生世事的学问家,突然有点开始相信西洋人所谓天赋观念论的学说了。

  能和一个半现代人交流,让朱大明也有一种再次穿越的感觉。这个时代的西方人还没有看不起或者轻视东方民族的毛病,相反,倒是这个时代的多数中国人看不上西方人的文明程度。

  当然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