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一三章 利大于弊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耶稣会的天主教徒的眼中,也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

  徐光启心中感慨完,刚要开口说话,却又听崇祯皇帝说道:“徐爱卿所管之礼部,原有僧录司、道录司之设,今日既然与卿等谈到耶稣会这件事情,那么朕把一些想法说与卿等,内阁二位都在,也可尽快落实。”

  徐光启一听皇帝这话,知道这件事还没有完,于是侧耳细听。

  只听崇祯皇帝说道:“我华夏天朝自古以来制度完备,僧尼佛寺有僧录司管理,道教事务则有道录司管理,唯其蒙元之时西来之夷教,长期疏于登记管理。

  “朕意从今往后,礼部在僧录司、道录司之外,另设一教录司,统管僧道之外一切夷教事务。

  “耶稣会也好,天主堂也好,大食教的各个经堂、回寺也好,已来的,将来的,已有的,将有的,都要一一登记在册,由礼部发给许可。

  “凡无许可而自称教士、修士擅自入境传教者,杀无赦!未经许可而擅自修建木速蛮经堂、耶稣会教堂者,杀无赦!此上谕,可由通政司明发天下!”

  两个杀无赦说出来,崇祯皇帝的脸上顿时杀气腾腾。

  而内阁首辅李国镨、阁臣徐光启听了这话,也立刻躬身领旨,说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对于在大明境内的洋鬼子,此前崇祯皇帝在理藩院内设立了西夷馆,专门负责管理在京的泰西夷人。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那么严苛,自己人到外地去,还要官府开具路引文书,怎么能容许洋鬼子在境内到处乱窜呢?

  即便是允许他们到处乱窜,至少也得给他们搞个户籍或者类似路引之类的身份证明吧!

  对于这个时代的欧洲洋鬼子来中国,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总体上是支持的,因为这样做利大于弊。

  十七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漫长的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正在面前超越中国,而且正处在由欧洲人主导的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候,搞闭关锁国,绝对是自己坑害自己。

  满清入关之后对于中国人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其闭关锁国让中国人错失了近代以来工业勃兴的关键阶段,从此一步错,步步错。

  对于这个历史教训,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当然要认真吸取,所以,宁肯冒着不可预测的风险,也要学着后世的做法,逐步对外开放。

  不过,开放通商贸易,开放科学技术是一回事,而开放宗教信仰这种事情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拥有夏商周三代以来自成体系的华夏文明,这是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根本。

  一旦失去了这一点,大明或许会延续,但是中国还是中国吗?

  所以,必须要控制,要管理,尽量去其弊,而增其利。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是反复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作出的选择。

  包括允许耶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