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二六章 两个贵妃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北榜会试,在朝野上下也就没有遭遇到太大的阻力。

  崇祯皇帝恩准朝鲜士子参加大明朝的科举考试,让大明朝的南北士林感到新奇的同时,也让朝鲜的读书人为之欣喜不已。

  而张溥在朝鲜国的声望,也因为促成这件事情而更加如日中天了。

  跟随张溥在朝鲜创办复林书院聚众讲学的那些人,比如张溥的弟弟张采,还有原来的江南士林名流周钟、孙淳、李雯等人,也在大明朝廷的批复送达了朝鲜国之后,迅速成为了朝鲜士子们竞相追捧的名师。

  本来就在朝鲜国中十分盛行的儒学,以及被张溥等人带去大明朝翰林院国子监刻印的正版四书五经,也在朝鲜国内风靡开来。

  过去这些东西,只是在朝鲜士林之中小部分人才能掌握的经典,从此开始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开始成为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打开大明天朝仕途之门的金钥匙。

  对于这个情况,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当然是十分乐见的。

  虽然现在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但却开了一个好头。

  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方向正确,就不路途遥远。

  按照如今的势头进行下去,数十年之后,或许不需要大明朝出动一兵一卒,如今的朝鲜国就会自请而为郡县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崇祯四年的春闱,这一次,崇祯皇帝选择了完全放手,听凭内阁与礼部去安排布置。

  同时也听凭朝中关心此事的众多大臣们,与内阁、礼部以及翰林院等衙门,为了一些在自己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不休。

  朝野上下需要热点,那么自己就给他们热点。

  毕竟朝中大批官员的精力需要有一个出口,光是一味的硬堵,是不行的。

  就在朝中不少大臣的注意力被即将到来的春闱吸引的时候,崇祯皇帝带着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日复一日地奔波于乾清宫中和武英殿里,忙着处理更加紧迫更加繁难的事务,比如粮食的调运转拨,移民的以工代赈,等等。

  不过,同样是在这个十一月里,紫禁城外大明朝国事纷乱之际,紫禁城内的后宫之中,却先后迎来了一位皇女即皇次女和一位皇子即皇次子的诞生。

  十一月初六日,储秀宫里的兰妃海兰珠,给崇祯皇帝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

  仅仅三天之后,十一月初九日,承乾宫里的丽妃田氏,给崇祯皇帝顺利生下了一个皇子。

  在此之前,崇祯皇帝已经了有了宜妃生的皇长女昭仁公主朱微媖,还有了皇后生的皇长子朱慈烺。

  因此,到了兰妃生女和丽妃生子的时候,宫中也好,宗人府也好,都有了现成的先例,一切事情就都好办多了。

  与当时宜嫔生了皇长女之后晋升宜妃一样,海兰珠在生了皇帝的第二个女儿之后的第二天,也由诸妃之一晋升为贵妃,号为兰贵妃。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