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四九章 一点浅见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堂之上的各种非议与争论,使得新的历法迟迟未能推行下去。

  这些是是非非,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都知道。

  历史上,龙华民、汤若望等一大堆耶稣会的传教士们,被徐光启全部召集到了手下,全部集中在了礼部的钦天监和历书局里一起做事,尚且需要整整五年的时间。

  这一世,原本被徐光启拉过来编撰崇祯历书的人马,如今只剩下了李之藻、李天经、卫匡国、金尼阁等几个人了,其中的主力被龙华民、汤若望带着去了西北,并且死在了那里。

  与此同时,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李之藻虽然还没有病死,但是已经时日无多,眼下历局中的主事之人是李之藻的弟子和助手李天经。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礼部历局还能够基本上按照历史上的进度取得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不错了。

  当下,崇祯皇帝听徐光启这么说,知道他过于看重此事,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于是笑了笑,看着他说道:

  “自古历法之事,从来非同小可!以朕之见,还是要以稳妥精准为上!

  “卿等若能给朕拿出一部万年历来,朕又岂会急在一年半载?!即便给予卿等历局中人十年时间,在朕心中亦无不可啊!”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看见徐光启还要再说什么,遂摆了摆手,接着对他说道:

  “至于这个方济各会的传教士皮门塔,卿等不必多虑!其人若是能够胜任,就让他在历局帮办,若其不能胜任,不过朕一道旨意,即可令其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爱卿不必多言!”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见众人都站着,知道这是自己走下御座的原因,因此转身回到御座之上,又请几个阁老重臣座下说话。

  对于徐光启说的这些事情,李国镨也好,孙承宗也好,都不甚关心。

  军机大臣孙承宗见徐光启闭嘴不言,而崇祯皇帝暂时也并没有疲惫或者回宫的意思,马上接着方才缅北的话题说道:

  “启奏陛下!陛下设立缅中镇守府,驻军移民,以图真正收回阿瓦以北土地之方略,臣无异议!

  “只是不知对于缅中镇守使之人选,陛下心中可有安排?臣以为,自古以来,边地之事,要在得人!

  “当年我大明动用十数万大军血战经年,方才收回交趾,然而十数年后,却因为朝廷用人不当激起安南土人作乱,不得不尽撤军民而北归!从此交趾之地得而复失!

  “以臣之见,今日之缅中,其偏远荒蛮尤甚当年之交趾!陛下当吸取交趾得而复失之教训,对于缅中镇守使的人选,务必慎之又慎!”

  听了孙承宗的这番话,崇祯皇帝点点头,对三位阁老说道:“朕心中尚无人选,卿等若有,可一一说来朕听!”

  李国镨、孙承宗、徐光启相互看看,一时之间都在心中盘算。

  徐光启在军中并没有什么资历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