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五三章 消除危害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相比于东番岛上大明朝的军队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把总督府前往东番岛东海岸圣洛伦佐城(后世台湾宜兰苏澳地区)的根本原因。

  同时,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在与郑芝龙达成了协议之后,还要巴巴地北上大明朝的京师,与大明朝的理藩院以及大明朝的皇帝陛下再次确认协议条款的原因。

  荷兰人不傻,尤其是来往过大明朝一趟的现任驻东番总督毕德诺,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郑芝龙在东番岛上的势力,与大明朝廷不同。

  郑芝龙是郑芝龙,他与大明朝的北京朝廷之间关系微妙。

  而意识到了这一点后,正在忌惮着郑芝龙势力的毕德诺,很快也就认识到,如果他们与郑芝龙之间的协议,能够得到大明朝廷,甚至是大明皇帝陛下的亲自确认,那么这个确认本身,就是对郑芝龙的一种制约。

  与此同时,荷兰人的存在本身,对郑芝龙的势力来说,也是一种制约。

  毕德诺这个红毛柜子,倒是把大明朝堂上的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毕德诺成为了如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地区的高层人物中,最积极主张与大明朝展开合作的人。

  同样基于这一点认识,毕德诺也写信力劝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部,继续资助以康迪纽斯为主的耶稣会在大明朝西北边疆的圣战事业。

  而这一次,韦特带来的副手——来自巴达维亚的安东尼•范•迪门,其使命,正是带着荷兰东印度公司资助的第二笔资金,前来交付给在华的耶稣会负责人,并且要担任康迪纽斯耶稣会保安团的军事指挥官。

  对此,崇祯皇帝当然也没有反对。

  就在接见了韦特等人一行之后,他也不等正旦大朝会举行,即令理藩院给安东尼•范•迪门等人开具了通行宣大、河中地区各个关口的文书。

  让安东尼•范•迪门在京师雇了骡马车队和向导,在一队锦衣卫人马的护送之下,沿着用水泥混凝土铺装了半截子的京西驿道,一路往西,出居庸关而去。

  同时,也让这个荷兰贵族军官出身的安东尼•范•迪门卡曼达(海军中校),去代替德国人传教士汤若望的位置,让汤若望回来继续参与编纂崇祯历书。

  除了除了荷兰人的特使之外,在崇祯四年正旦大朝会举行前夕,赶到北京城中的人物,还有朝鲜国的使节和对马藩的贡使。

  而这一次,与朝鲜国使节一同来到大明京师的人中,还有经过了大明朝的驻朝鲜使节张溥与朝鲜国弘文馆共同选拔出来的朝鲜举子,一共是二十一人。

  最初通过弘文馆选拔考试的朝鲜士子,总计多达七十二人。

  但是经过大明驻朝使节张溥领着复林书院的人马,亲自检验了一番之后,就只剩下二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