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七三章 简洁明了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自与坐镇西北的军机大臣李邦华,以及身在京师的军机大臣孙承宗、兵部尚书南居益的考虑不一样。

  李邦华、孙承宗、南居益这样的人物,已经算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政治精英了。

  不过这些人的想法,与历史上崇祯朝当政的那些朝廷大臣们却几乎如出一辙。

  那就是利用这些归降的流贼,去剿灭其他的流贼,借力打力,以贼制贼,让他们彼此狗咬狗互相消耗。

  可惜他们没有想过,像罗汝才这样的人,既然敢于投降官府,就是算准了朝廷上大臣们的这种套路。

  结果,罗汝才、张献忠等人在历史上投降了熊文灿之后,朝廷又是给钱粮,又是给军械,憋足了劲头,就等着这些归附的流贼们,去打那些没有归附的流贼们。

  但是等来等去,他们也没有等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当罗汝才这种人将好处捞足了,队伍休整差不多了,而且也快要糊弄不下去,然后就接着扯旗造反。

  这样的事情,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类似熊文灿、杨嗣昌这样的督抚大员,就是这么被坑死被玩儿死的。

  不过这一次,最善于玩弄这种把戏的罗汝才玩火自焚,第一次就玩儿脱了,栽在了这个上面。

  且说孙承宗与南居益领了圣旨,虽然心中有所不解,不过他们却也从这个安排之中,看出了崇祯皇帝的小心谨慎。

  对他们来说,皇帝比他们还谨慎,这当然是好事。

  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皇帝小心谨慎一点总归没有错。

  崇祯四年二月十八日上午,崇祯皇帝小心谨慎地处理了来西北奏报的各个事项。

  除了在对罗汝才及其曹营部将们的处置上,崇祯皇帝没有完全采纳李邦华等人的建议之外,其他的各个事项,他都听从了李邦华等西北疆臣的奏请,接受了孙承宗、南居益两人的意见,基本定下了崇祯四年的西北剿匪战略:

  第一,速令武备院按照李邦华的奏请筹措调集火药弹丸尽快转运补给西北各路官军;

  第二,西北各路官军弹药补给完成之后,即由军机大臣东胜侯李邦华统一调度指挥,尽快向西北流贼发动全面攻势,伺机夺回河州与兰州;

  第三,西北流贼若能就地歼灭则就地歼灭,若不能全歼,则迫使西北流贼各部继续渡河进入河西地区,勿使任何一股流贼漏网东窜。

  二月中旬,崇祯皇帝领着孙承宗、南居益等朝中重臣,从大略上,安排好了崇祯四年的西北事务,剩下来的,就是兵部指挥武备院调配作战物资,以及由李邦华、袁崇焕、洪承畴等人具体部署作战任务了。

  至于前线的那些具体作战安排,比如近卫军和陕西、甘肃、宁夏等各路官军,他们如何统一编配调度等问题,崇祯皇帝管不了,也不想管。

  与此同时,他也不让军机处和兵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