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古画作者_实力宠妻:天才修复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山水用色变化不一,春景则阴处淡赭、草绿;夏景则是纯绿、纯墨皆宜,亦或绿中见墨;秋景赭中入墨;冬景赭墨托阴,远山白光,以焦墨通白雪。

  但一幅画的主色调是不变的,画者的风格也不会变,不同的风格不会出现在同一幅画里。

  这就好比一幅字如果是狂草那就不会在其中出现楷书、但《远山江景图》的山景和江景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冷暖、浓淡、厚薄两种风格相辅相成,将写实的山体和写意的江景完美而和谐构成了这幅画。

  “看画风像是宋初李亦的所做。”袁老缓缓开口,视线也停留在画卷的上,“近处江景画法简练、气象萧疏,李亦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

  方棠认同的点了点头,“山石如卷动的云层,是李亦大师的笔法。”

  “不错,比对了李亦现存的几幅画《平野冬雪图》《远山孤寺》,其中山石笔法极其相似。”袁老虽然不能算是书画的大家,可也算精通了,这画他还特意研究了一番。

  方棠看向画卷的落款处,“隐斋人??”

  古代文人多豪放,偶有一感便出口成诗、提笔作画,当然,别号也多,如果是常用的别号也就罢了,至少有文字典故可以追溯,最怕的就是这种突然来了兴趣起了个别号,说不定作者自己都忘记了。

  方棠仔细回想了一下,在她的印象里还真没见过这个别号,李亦大师在书画落款处的落款都以远山居士。

  “小棠,你看这山势,顶天立地,壁立千仞,用色浓重润泽,这风格改变的也太大了。”袁老无奈的摇摇头。

  也有人想过这画是不是两人合作完成?可画的落款只有隐斋人,不可能是两人作画,也无法判断这幅《远山江景图》到底是不是宋代李亦的作品。

  又凝望了许久后,方棠皱着眉头道:“可看这山石又像是袁孟成的画。”

  这话一说出来,袁老就笑了,“这就是这幅画的争议所在,袁孟成师承李亦,早年的画风也是偏写意,好淡墨,山水画大成之后,风格反而改变了,更重写实、笔势锋利,用色也浓郁厚重,气势恢宏。”

  这画绝对是宋代的真迹,可是李亦也好,袁孟成也罢,两人都不曾用过隐斋人的别号,只能认定这画是两人中一人所做。

  当然,大多数人趋向作者是袁孟成,他擅长两种风格,可能是一时兴起,毕竟李亦现存的画作里并没有浓墨重彩的写实风格。

  “我再看看。”方棠这会也来了兴趣,只可惜不能将画拿下来细细鉴赏。

  !分隔线!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方棠又看了半个多小时。

  此时,不少人已经逛完了画展,都过来鉴赏这一幅最有争议的画,讨论声也多了起来。

  虽然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这画,可都是拾人牙慧、老生常谈,争

  请收藏:https://m.pop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